序號 |
常 見 問 題 |
產 生 的 原 因 |
解 決 辦 法 |
2 |
供墨不勻 |
⑴墨輥脫墨。一般是由于墨輥表面晶化;濕潤液配比不對(如PH值不合適)和供水過大,使墨輥親水斥墨。 |
①清洗整個勻墨系統,拆下脫墨輥,進行重點清洗; ②針對問題去解決,墨輥晶化應去掉晶化層; ③濕潤液配比應調整; ④供水過大應減小。 |
⑵串墨輥或膠輥跳動超差;墨輥壓力小或相鄰輥不平行,使壓力不一致。 |
針對問題解決。如串墨輥的圓跳動一般不超過0.05mm,最好控制在0.03mm之內。墨輥壓力調整不當或軸線不平行,應重新調整壓力或重新調整相鄰輥的平行度(應特別注意著墨輥與印版、著墨輥和串墨輥的壓力和平行度)。還應該經常檢查墨輥軸承是否完好,轉動是否靈活。 |
⑶墨刀片彎曲變形或不均勻性磨損;墨刀片和墨斗輥的間隙調整不當。 |
①墨刀片彎曲變形無法使用時,只能更換新墨刀片。一般墨刀片不均勻性磨損時,可拆下墨刀片組件進行刃磨,將刃口磨平后,重新安裝使用。 ②墨刀片和墨斗輥的間隙調整不當,應重新調整。調整時應注意:每次調整不要調得太多,要逐步調整;間隙調小時,要從中間的墨斗螺釘向兩邊調;間隙調大時,要從兩邊的墨斗螺釘向中間調;不要把某一個墨斗螺釘緊死在墨斗輥上,這樣可能造成墨刀彎曲或劃傷墨斗輥。 |
⑷墨斗輥劃傷或墨刀片與墨斗輥之間聚積了干墨和污物。 |
墨斗輥劃傷只能拆下來重新磨圓,墨刀片和墨斗之間聚積了干墨和污物應及時處理,并經常攪拌油墨,保持墨斗、墨斗輥和墨刀片清潔。 |
⑸清洗墨輥時,沒有洗干凈。殘留墨和清洗劑干燥后,使膠輥膨脹、爆皮和起泡,這種現象往往在膠輥的兩端較嚴重,引起傳墨不勻或著墨不勻。 |
①更換已損壞的墨輥; ②每次清洗墨輥后應將串墨輥和膠輥擦干凈特別注意兩端擦干凈。 |
⑹墨輥被紙毛弄臟,影響傳墨和印刷質量。 |
及時清洗印刷滾筒,使紙毛聚積到某一根易清洗的墨輥上。 |